中新社宁波7月10日电 题:情牵两岸20年 让“神话之鸟”有个家
作者 王逸飞 张煜欢
(相关资料图)
7月,一场中华凤头燕鸥守护行动在浙江象山县启动,两岸的鸟类保护者现场交流经验,探讨如何更好合作。
活动组织人——象山县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副主任丁鹏与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员、中华凤头燕鸥研究和保护项目负责人范忠勇很高兴,因为大家见到了“胜利的曙光”。
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的中华凤头燕鸥,因数量极少也被称为“神话之鸟”。从台湾学者建议浙江科研人员关注它开始,20年来,两岸鸟类保护者的共同努力,让象山县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岛成为“神话之鸟”最重要的栖息地。今夏迁徙到鸟岛繁殖的中华凤头燕鸥成鸟已突破100只。
今年5月,大凤头燕鸥和中华凤头燕鸥在鸟岛栖息,画面中心两只羽毛颜色稍浅的即中华凤头燕鸥。 中新社记者 张煜欢 摄
“得而复失”与“失而复得”
2000年,台湾摄影师在马祖列岛拍摄到4对中华凤头燕鸥,这是人们在60年后再次看到该物种。2002年,范忠勇随队赴台交流,鸟类学者颜重威向他们提出了“在浙江找寻中华凤头燕鸥”的建议。
彼时,浙江自然博物馆(今浙江自然博物院)与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共同设立研究课题,浙江团队用两年时间踏寻该省3000余座岛屿,并于2004年和2007年在韭山列岛找到了中华凤头燕鸥。
“一次因台风,一次因鸟蛋被捡走,都没成功繁殖,此后五年再没有看到它们。”范忠勇说。
2013年,参考美国的社群吸引技术经验,韭山列岛开展了中国首次海鸟种群恢复尝试。“社群吸引就是以假鸟模型、声音回放等吸引燕鸥前来繁殖。”丁鹏说。
同时,为打造合适的栖息地,工作人员在鸟岛找到一块平坦地,最先是除草,接着又铺设毯子。发现中华凤头燕鸥喜欢在细石子上产蛋,团队从陆地运来数十吨砂石,铺满栖息地。
当年,有19只中华凤头燕鸥被吸引而来。后来为防止各种惊扰,保护区每年进行捕鼠驱蛇,同时安排两名监测人员驻岛。在监测手段上,工作人员为鸟戴上脚环,丰富研究数据。他们还在鸟岛安装全方位摄像头,实现手机上实时监测。
2003年大学毕业的丁鹏是保护区里驻岛最久的人。在其邮箱里,最多的便是与台湾学者和保护组织的往来信件。“台湾的研究保护起步早,我们经常向台湾同行请教经验,开展一些尝试会听取他们的意见,也及时分享监测成果。”
他打开一个名为“追寻神话之鸟”的微信群,里面有大陆和台湾的专家、保护工作者及一线工作人员,几乎每日都有人分享保护经验与思考。
一直关注浙江保护动向的台湾马祖野鸟学会理事长王建华说,“台湾一些失败案例我们也会分享,大家一起找原因,这种关系特别融洽。”
近年,鸟岛监测到中华凤头燕鸥成鸟数量不断增加,并于今年实现从“0”到“100”的突破。
“让濒危等级降一级”
“如果说稍微长远点的小目标,我们希望能把中华凤头燕鸥的极度濒危等级降一级。”丁鹏说。
这十年,每到春末夏初,“神话之鸟”都会如约定好般北归鸟岛。这也让上述“梦想”在这座不大的岛上形成着。
在范忠勇和丁鹏看来,鸟岛在人工招引应用、环境建设及数据采集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经验,这有很高的复制价值。
此前,浙江舟山五峙山岛就延续了鸟岛的探索。浙江省林业局局长胡侠介绍,去年,两岛同期监测,记录到中华凤头燕鸥成鸟139只,占全球的85%以上,浙江已成全球最大的中华凤头燕鸥孵化繁殖地。今年该省还在温州平阳南麂列岛营建新的繁殖场,推广保护经验。
台湾同行也期待将好做法带到宝岛。王建华说:“浙江做得很好,特别是人工打造的繁殖区域‘因鸟制宜’,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一直想看看鸟岛的监测小屋是怎么搭建的,想在马祖列岛做一个。”
“只有浙江还不够,我们更希望台湾、山东、福建等等都有合适的栖息地出现,我们也愿意帮助其他栖息地获得成功。分散种群才能降低风险,就像鸡蛋不能放进一个篮子。”范忠勇说。
让他们更有信心的,还有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支持。“就像鸟岛一开始是没有路的。你看,走的人多了这里不光有了路,也越来越好走了。”丁鹏说。(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