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雨,我不怕,我家有个小破褂;下大雨,我不跑,我家有个小破袄。”
【资料图】
连续几场春雨,让我想起了这首童谣。十岁以前,每次开始下雨时,我便会扯着噪子,大声吼着这首童谣。当然,吼的时候,我还是会撒腿向家里跑。
我小时候吼着这首童谣时,并没想明白以下两个问题:小破褂能防雨吗?这不怕的理由来自何处?有个小破袄,下大雨还得往家里跑。
不明白归不明白,这不妨碍我每次在下雨时,边向家里跑边吼这首童谣。除了冬季,白天的我大多数时间在野外,不测的风云带来不测的雨,它便成了我小时唱得最多的童谣了。
这首童谣,从字面上看没啥含义,只是好记且吼起来顺嘴。在我的家乡山东省莒南县南部丘陵山地,有好多童谣,有些是当地特有的,有些则与其他地方流行的大同小异。
我应该听过很多童谣,可现在能记住的,真不多了。
一、认知类
“小白鸡,遛墙根;遛到娘家,要吃黄瓜;黄瓜有种,要吃油饼;油饼喷香,要喝面汤;面汤稀烂,要吃鸡蛋;鸡蛋有皮,要吃牛蹄;牛蹄有毛,要吃樱桃;樱桃有尖……”
这首童谣很长,后面的我记不太清了,不敢去编造。童谣以小白鸡起头,此后的每两句话,说一种可以吃的东西,和这种东西最容易让孩子记住的特点;两句一换韵,并且把一种东西的名称与特点分开来,一上段的下句说名字,下一段的上句说特点。这些都会让孩子很容易学会、记住童谣。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饭,专吃大坏蛋。”
教会孩子数数、算数,对在这片丘陵山地生活的人来说,很重要。不认字不要紧,但要知道多与少,要不然长大后赶集去买与卖都是件很麻烦的事儿。
在这首童谣中,老虎吃不吃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再难吃、再没营养的饭也要吃,不然就会变成大坏蛋,被老虎吃了。
那时丘陵山地的孩子没有奶粉喝。家里条件好的,养只母山羊。山羊奶挤出来,熬开了喂给孩子喝。条件差的,做点小米粥喂正在学话的孩子。母亲们边喂孩子,边唱这首童谣,希望孩子多喝几口,营养不足、身体过弱的孩子,更难养大成人。
二、逗弄类
“小叭狗,上南山。采葛条,编筐篮。捞大米,做干饭。爹一碗,娘一碗,馋得叭狗干瞪眼。”
对于小孩子来说,什么都是玩,包括吃饭和睡觉。说唱着童谣,逗弄孩子玩,是让孩子最开心的事儿。为了看家护院,村里人几乎家家户户养狗,虽然徒有四壁的家里没啥可看护的,虽然有些院子连个像样的门都没有。有了狗,别人走进院子,狗叫起来,也能让人们在寂静的岁月里,添些声音。
那时,是不是家里有了一两岁的孩子,会特意从亲朋家要只刚断奶的小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在那片丘陵山地,绝大多数因太小还不能走出家门在村里呼朋唤友玩耍的孩子,在小小的庭院里,最重要的玩伴,就是一条呆萌的小狗。地里活多,家里事忙,大人拿不出多少时间陪孩子玩耍。
小小的孩子听着这首童谣,小叭狗就在眼前,正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孩子会很开心。至于小叭狗能不能到南山上采来葛条编出筐篮并不重要,至于爹娘都在吃干饭却不给自己吃也不重要。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叫老猫背下来。”
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小老鼠为什么会上灯台偷油喝。电灯出现以前,人们用煤油照明;煤油出现以前,人们用吃的油照明。那时,我们那里点的是花生油。小老鼠爱上花生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我小时,点灯用的已是煤油,因此没见过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的场景。长大了些我知道,再高的灯台,小老鼠只要能爬上去,就能爬下来;老猫不会把小老鼠背下,只会把它吃了。
这首童谣,应该其他地方也有。大人们在说唱这首童谣时,说到“下不来”便停住,孩子会马上喊出“叫老猫背下来”,然后开心地大声笑起来。
三、倾诉类
“小白菜啊,叶叶黄啊。两三岁啊,没了娘啊。跟着爹爹,还好过啊,就怕爹爹说后娘。说了后娘,三年整啊,有个弟弟比俺强。弟弟穿得,绫罗缎啊;俺穿得来,破布连啊。弟弟吃肉,俺喝汤啊;端起碗来,泪汪汪啊。”
这首童谣,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分前面完全一样,只是最后一句改为“想亲娘啊”。
营养不良,日夜劳累,几乎无医无药,在曾经的年代,缺爹少娘的孩子多。对待前妇(夫)留下来的孩子,和对待自己生的一样亲,应该罢了,真正做到的并不多。
小孩子顽劣,娘生气了,便会说:怎么不让你落到后娘手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落在后娘手里,在缺衣少食的年代,绝对是恶梦。
我有记忆以后,生活条件已经好很多了,全村人几乎已能免于饥寒,村里有了赤脚医生。全村有爹没娘的孩子有,有娘没爹的孩子有,有后爹的孩子有,但没有一个落在后娘手里的孩子。毕竟在那片贫瘠的地方,老婆死了,带着几个孩子,再想续娶,不太可能。
现在我想,那个时代的母亲们,对自己的孩子说唱这首童谣,不是想自己万一哪天不在了,孩子落在后娘手里,受了委屈甚至是虐待后,边想亲娘边说唱这首童谣倾诉心中之苦,而是想让孩子知道,有亲娘呵护着长大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四、提醒类
“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养儿育女,最怕的是儿女不孝,等自己老了不能动了时,儿女不管不问,那晚年时的凄凉,就是真凄凉了。这是我小时听过的最多的童谣之一,它在不断地提醒着孩子:长大了别忙了娘啊。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那个年代,妇女们凑在一起,老人们坐成一堆,周边村庄谁对老爹老娘不孝的事儿,总是最主要的话题之一。
丘陵山地岁月寂寞,那些不孝的故事,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成为笑谈和警示。故事里的主角,会因此不得不变得对爹娘好些,哪怕只是表面上的。不孝之名流传久了,自家的儿子在说媳妇时,会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毕竟,谁也不愿嫁到一个有不孝家风的人家,晚年遇到儿女不孝是一种真正的绝望。
看着刚学会走路的儿子,年轻的母亲说唱这首童谣,希望儿子成家后,别忘了娘养育他的辛苦,对媳妇好可以,但也要对老娘好。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那些年代,在这片丘陵山地,生存大不易,吃穿用上,能省就尽量省。给孩子做新衣时,总是往大里做,过两年孩子长大了也能穿。这首童谣在提醒孩子:别嫌衣服旧,有的穿就行。
老大长大了些,身上的衣服穿着小了,便给老二;老二穿上两年,再给老三。好处是,那时的孩子不知道挑衣服,父母给什么就穿什么。当然,也没得挑,身上穿的往往是属于自己的唯一衣服。
孩子并不在意身上的衣服,哪个地方又破了。母亲看到后,会对孩子说:你衣服破了,脱下来我给补补。
我小时候,经过太多这样的场景。我光着上身,坐在板凳上,母亲在为我缝补衣服,嘴里说唱着这首童谣。
五、没有学堂
“小也么小儿郎,背起书包上学堂。”
我小时候,应该没听过这首童谣。可能这片丘陵山地也有这首童谣,只是那些年代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选择性地把它忘了。
能背起书包上学堂的孩子,在那些年代里,是绝对的少数。家里没有几十亩好地,没有两三头牛,是不可能供得起孩子上学堂的。我所知道的村里人,只有两个上过私塾,一个上了几天,一个上了几年。
一般家景的孩子,到了该上学堂的年龄,家里便也有很多活等着他(她)来做:羊要放,草要拾,猪要喂,火要烧,更小的弟弟妹妹要看。
没能力让自家的孩子上学堂,便不说唱这首童谣,不识字的山里人做出这样的选择。
20世纪60年代,村里建起了小学,两个民办老师教着全村一到五年级的孩子。村里的孩子走进了学堂,从我们到我们的父母们,很少有人把上学当一回事儿。上学,认识几个字、学会算账就行了,别无所求。于是,孩子们还是该放羊的放羊,该拾草的拾草。
我不知道在那个小山村,现在年轻的妈妈们在哄孩子时,是否还会说唱这些童谣。应该不会了,有电视、手机、绘本以及各种买来的玩具,孩子们不需要这些童谣了。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