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正文

前沿热点:她16年捡了20万个瓶子:“帮人嘛,不丢人”

曾经,她的名字叫“希阿芝”。在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颁给她的捐献证书和捐款票据上,写的就是“希阿芝”。后来,细心的人才明白,“希阿芝”这三个字是“献爱者”汉语拼音首字母的谐音。

再后来,周围的人慢慢知道了她的真名叫范木兰,是家住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健峰里小区一位瘦弱的老太太。她每天捡拾水瓶子和纸箱等废品,换了钱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16年来,她至少捡了20万个瓶子,加上其他废品换来的钱和搭进去的退休金,她资助了200多名需要帮助的人,有贫困大学生、上小学的孩子,也有遭遇不幸或遇到困难的家庭……这还没算上她给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抗击新冠疫情等捐的款。

范木兰老人以“希阿芝”名义捐款的收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一次以“希阿芝”的名义捐款是在2007年。那一年,范木兰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父亲瘫痪在床,母亲离世,一个年龄仅有七八岁的女孩就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既要照顾患病的父亲,又要养育仅几个月大的弟弟。范木兰看完,泪流不止,决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这个苦难的家庭。她从工资里拿出200元,通过媒体寄出去。当时,她每个月的退休金也就几百元。

慢慢地,她捐款越来越多。退休金不够用了,她就决定捡拾废品换钱,帮助别人。从那以后,每天天刚亮,她就拿着长夹子和环保袋出门,在自家附近的街道和小区走上一圈儿,捡拾别人扔掉的水瓶子。

范木兰老人正在捡拾饮料瓶。

一开始,她还有点不好意思。第一个瓶子就是红着脸捡起来的。碰上熟人,生怕人家问起,范木兰恨不得找个地方藏起来。后来,她渐渐就不介意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心里也坦然了。“为了帮助别人嘛,这么做不丢人!”范木兰说。

攒到一定数量,范木兰就把瓶子卖掉,然后把攒下的这些钱通过媒体、公益组织或慈善机构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捡瓶子久了,周围的居民都认识她了。得知她捡废品是为了资助别人,街坊邻居都主动帮她捡瓶子、攒纸箱。有个小区几名保安常年累月帮她攒瓶子,每天都会给她攒好几个。还有一位在市政府工作的爱心人士,看到她猫着腰捡瓶子,就把车里积攒的水瓶全给了她,又塞给她100块钱,让她捐给需要的人。

社区居民为范木兰老人送上捡拾的饮料瓶。

然而大部分人不知道,范木兰因脑瘤做过两次手术,身体并不好,一度觉得自己是个废人,没什么用,自从干上了“献爱心”这件事,她又重新拾回了生活的勇气。2014年,儿子患癌去世,给她和老伴沉重打击。范木兰整天呆在屋里,懒得出门,捡瓶子的事也搁置了。有一天,跟她熟识、以前常给她攒瓶子的达润上邦的十几名保安自发的主动一起推着三轮车,拉着整整一车的瓶子送过来。范木兰感动得直掉泪,又重新开始了捡瓶子的“事业”。

范木兰老人将捡拾的饮料瓶进行分类整理。

最近的一笔捐款是2022年12月29日,范木兰从社区了解到一位身患残疾的单身母亲带着孩子,生活非常困难,她便立刻通过社区捐款500元。范木兰说:“帮助别人,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只要我活着,这件事就不会停止。”

随着年龄增长,范木兰身体变得越来越差。搬不动废品了,老伴就承担起了搬废品、卖废品的活儿。下楼梯不利索了,她就一步一步地挪下去。为了捡到更多的瓶子,她每天早晨4点钟就来到楼下。除了下雪,她风雨无阻,每天到各个小区里转。家楼下的储物间是她的专属“工作室”,堆的全是瓶子等废品……她还有个记账本,密密麻麻记满了她资助别人和捐款的事项,整整12页……

范木兰老人整理收据和相关记录。

个头瘦小,却充满大爱。

“希阿芝”,谢谢你,用心传递着每一分爱!

(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北频道 邵玉姿 唐河滨 陈雪)

标签:

相关阅读